杨文海:戈尧村的“领路人”,乡村振兴的践行者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杨文海毅然放弃在成都企业的高薪职位,回到家乡关岭自治县断桥镇戈尧村,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他带领村民盘活闲置土地,打造精品水果种植基地,戈尧村走上发展的快车道,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正在书写。
戈尧村的清晨,杨文海已经在果园里指导果农开展果树管护。在他的带领下,通过村两委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短短几年时间,这个曾经发展滞后的软弱涣散村重焕生机。
“以前我是在成都的一家民营上市公司工作,每次过年回村,看到的都是我们戈尧村薄弱的基础设施、撂荒的土地、空心化严重的村庄,根本没有新农村原有的繁忙景象。我就想为家乡做点实事,于是决定留在村里搞发展,带动大家把水果产业发展起来。”断桥镇戈尧村党支部书记杨文海告诉记者。
结合戈尧村种植水果的传统,杨文海深入农户走访,充分了解村情民意,并开展市场行情调研,最终确定以枇杷为主、柑橘为辅的产业发展方向,制定了“定目标、理思路、做样板、共发展”的12字发展思路,以“党支部+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打造戈尧村精品水果种植基地,当地群众通过土地入股、参与务工、技术培训等方面实实在在得到了益处,想发展、肯发展的心思也越发活络。
“我之前在成都上班的时候,我就尝过果冻橙,味道特别好,所以我就把这个新品种带到戈尧村来,带动大家一起发展。目前,果冻橙的种植效果很好,经济效益高,现在我们全村都在扩大种植面积,已经接近1000亩。”杨文海介绍道。
除了引进新的水果品种,对于村里原有的枇杷产业,杨文海也有新的规划和举措。
“我们通过村级合作社带动,以及党员示范引领,把大家的种植技术统一好、规范好。现在全村的老百姓枇杷种植的技术也得到了提升,枇杷的品质越来越好了,种植面积达到2100亩左右。”杨文海告诉记者。
水果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单一的销售模式难以满足长远发展需求。杨文海积极探索产业融合新路径。
“去年在关岭县委、县政府,以及断桥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戈尧村成功打造了十里果廊,目的就是要把消费者引到戈尧村来,将产业和旅游融合起来,让它们相互带动,拓宽水果产业销售渠道,增加老百姓的经济收益。”杨文海说道。
精品水果产业蓬勃发展,让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群众种植精品水果的热情空前高涨。
“杨支书来了之后,我们戈尧村变化特别大,他带动我们大家种植水果,我自己就种了十多亩,销路也很稳定。”戈尧村村民陈立起说道。
从城市精英转变为乡村“领头雁”,杨文海以实干赢得了干部、群众的称赞。
“杨文海支书是断桥镇引进的人才,也是戈尧村的致富带头人,他是一个非常有想法、有干劲、有办事头脑的人。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村近几年的产业发展越来越好,老百姓的收入越来越高,生活也越来越幸福。”戈尧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择佳告诉记者。
如今的戈尧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精品水果村,实现了“万元田”“万元地”的目标。2023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戈尧村不仅要富起来,还要美起来,让每个村民都能够享受到发展的成果,过上幸福的生活。”杨文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