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1

不忘初心跟党走 默默奋战在基层——记省、市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文龙

日期:2020-08-17 09:12

来源: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浏览量:0次

字号: [ ]

[打印]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今年上半年村里生猪养殖产业效益不错,下半年精品水果产业初挂果,坝区建设也让村民有了就业保障,以后咱们德新村是果香猪肥,村美民富。”作为关岭自治县断桥镇党委副书记、德新村的村级指挥长文龙,一说起村里近年来的变化便打开了“话匣子”。

文龙(左3)组织村干部们开工作会

2017年,从县委组织部下派到断桥镇担任组织委员开始,文龙就与德新村有了割不断的联系。刚到德新村之初,他便用脚步丈量村里的每一块土地,用真心去走访每一位村民。“德新村地势平坦,阳光充足,水源充沛,是发展产业的好地方。”文龙越了解干劲越足,心里早已有了发展的新蓝图。

“村里党员虽多,凝聚力却不强,大家都有很好的资源和种植技术,还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只是少了一根‘绳子’把大伙连在一起。”文龙就是这根“绳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龙狠抓“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党总支为阵地,紧紧把党员的力量凝聚起来,充分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他围绕“一任务两要点三清单”压紧压实“两委一队三个人”责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规范完善村级活动场所制度上墙,不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党员干部强大力量。在他的带领下,德新村党总支涌现出卢家沛、余远丽等一批党性修养强的致富能手和种植专家。

文龙到群众家中开展走访工作

把“牛鼻子”抓好,是文龙抓党建工作的制胜诀窍,他在了解中发现,村支书杨国华熟悉村情村况,有敢闯敢干的精气神,文龙便与他交心谈心,鼓励其放开手脚干事创业。在他的鼓励下,杨国华赶赴云南宾川考察学习精品水果种植技术,实地了解水果市场;回村后又组织党员开会讨论,确定引进优质品种沃柑、爱媛38号和茂谷柑,在村发展种植100亩精品水果。

镇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翁文元有着丰富的基层经验,是镇与村之间的“连接人”,由内到外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文龙便将发展党员,选优配强党员干部,统一思想干事业的“大管家”任务交给翁文元。

文龙正在查看精品水果长势

“根据气候条件和区位优势发展早熟蔬菜和精品水果,将每年剩余的蔬菜作为饲料喂养生猪,又将生猪的粪便放入沼气池沉淀后用来施肥,形成绿色生态的发展模式。”文龙把各支部党员聚集在一起开会讨论,听心声,谈想法,寻发展,最终定下把传统产业做大,把精品水果做精,把生猪养殖做稳的发展路线。

产业发展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益,还通过产业带动和升级发展的方式,让村民们跟着党总支一同发展经济产业。

“现在坝区建设将村里种植早熟蔬菜的土地流转给了县农投公司,他们用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农业,不但保障了土地流转和就业务工,让群众实现增收,还有效解决了生产与销路问题。”文龙告诉记者,坝区的建设带动了非坝区土地的蔬菜种植,还让当地群众学习到新型种植技术,促进了技术的更新换代。

文龙到贫困户家中走访

坝区建设之初,因为土地流转、群众生产等问题,文龙带领党总支的党员组成“尖刀班”,到户到人解决问题,正是这种“螺丝钉”精神和“绣花”功夫打动了当地村民,得到大伙的认可和支持,顺利推进坝区建设。

“随着坝区的建设,我们将产业发展重心放在精品水果种植管护和生猪养殖上,以产业振兴为基础,促进下一步的乡村振兴工作。”文龙说道。

文龙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县的工作部署,带头吃住在村,以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聚焦重点人群加强排查摸底,找准致贫原因,建立台账,分类施策,科学治理。针对缺技术和缺资金的贫困户,采用动员参加技术培训、外出务工,利用“惠农脱贫贷”刺激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针对无劳动能力和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户,通过新增低保、安排公益性岗位的方式来补齐收入短板。在解决稳定就业的情况下,还对贫困家庭粮食、饮水、衣物及生活设施等情况进行大清查,并及时为贫困群众配齐必要的生活物资。

文龙带领村民们开展道德讲堂学习

文龙深知,为彻底改变部分群众的落后思想,推进村民自治,就要从乡风文明治理做起。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把治理滥办酒席、整治环境“脏乱差”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并制定监督约束机制。加大宣传讲习力度。通过院坝会、路灯会、田间会等方式,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村民积极的参与到村里的建设之中。

在文龙的带领下,德新村一跃成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产业发展初具特色规模,农村精神风貌日新月异的模范村。如今,德新村全村贫困人口实现了全部脱贫,当地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新生活越过越好。今年7月,文龙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市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