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显成效
近年来,关岭持续深入开展以“富、学、乐、美”为主要内容,以“一建四改治八乱、五有四化三提高”为抓手的创建活动,大力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位列全市排名靠前。
2013年6月以来,关岭自治县委、县政府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作为全局性、战略性任务加以推进,大力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截止2015年9月,小康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共解决6个乡镇11个村组7500多人饮水困难问题,地下水开发建设(机井)工程共解决11个乡镇21个村组2.5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治理工程新增、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11260亩,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治理岩溶面积37.63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面积14.02平方公里,新建蓄水池10座,共1200立方米,解决该项目区2000余亩旱地经果林及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小康路项目建设覆盖了7个乡镇34个村;小康电项目覆盖4个乡镇10个村;小康寨累计完成“三改”及庭院3180户,垃圾收集处理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2个,便民设施21个,问题活动设施69个,污水处理设施建设123个,照明设施安装320台;小康讯通信部门新增通宽带行政村41个,邮政部分完成农村邮政普遍服务危旧网点改造3个,设置村级邮件接收场所项目7个,开设农村服务网点项目1个。
2015年上半年,全县重点抓省级创建工作示范点(顶云石板井村)的升级打造,同时强力打造断桥镇木城村、上关镇冬足村、关索街道办事处落叶新村3个市级示范点和岗乌镇中心村。示范村通过开展“治八乱”和“多彩贵州文明行动”,逐渐将“治八乱”纳入村规民约进行长效管理,同时利用“道德讲堂”、“积德榜”、“图说价值观”等载体塑造新型农民,弘扬优良民俗节庆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不同程度提高示范村群众综合素质和幸福指数。
从2013年至2015年,关岭累计整合创建资金约7.5亿元,共打造创建示范村110个,受益群众达20余万人。2014年,冬足村荣获省批准为省级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石板井村在全市考核结果中位列推进较好的市级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