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1

关岭自治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讯行动计划

日期:2015-03-31 09:36

来源:四在农家办

浏览量:0次

字号: [ ]

[打印]

[关闭]

视力保护色:

                                 (2013—2020年)

按照省委“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决策部署,根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听取基层群众提出的普遍性民生需求,尽快建立宽带融合、普遍服务农村邮政和通信体系,完善农村硬件设施,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黔府发〔2013〕26号)和《安顺市人民政府关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安府发〔2013〕28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邮政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12年底,全县已建成农村邮政普遍服务网点13处,三农服务站15处。但邮政普遍服务发展与东中部地区差距仍然很大,邮政行业发展不平衡,全县46%以上的乡镇(街道)邮政局所未开办或开全邮政普遍服务业务,绝大部分行政村未设置村邮站,农村地区邮政服务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邮需求,邮政业作为社会公共服务在农村不能实现均等化。

(二)主要任务

以“努力提高邮政普遍服务水平,实现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协同推进,着力实施乡乡设所、深化村邮站建设、邮政网点升级改造、快递业务延伸下乡四大工程和农村邮政普遍服务网点平稳正常运营,不断完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农村用邮环境,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用邮需求。

(三)工作目标

1.2013—2015年。完成5个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工作,对5处农村危旧网点实施局房改造和设备更新,在农村地区设置8个(扒子、菠萝沟、大水寨、新场、包包、北口、丙坝、麻窝)村级邮件接收场所,提供邮件捎转服务,实现全县乡镇(街道)100%的邮政网点覆盖和“乡乡通邮”。鼓励有条件的快递企业向乡镇(街道)延伸服务,探索邮政行业公共服务新形式。

2.2016—2017年。继续在有条件的行政村设置28个村级邮件接收场所,提供邮件捎转服务,未设置村邮站的地区通过设立流动服务点、代投和捎转点等形式逐渐实现邮政“足不出村、尽享邮政”的服务目标。结合5个100工程,在全县主要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和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乡镇,开办3个快递服务网点,提供快递服务。

3.2018—2020年。进一步改善农村邮政局所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扩大村级邮件接收场所的设置范围,推动快递企业在乡镇开办更多的服务网点,力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

(四)重点项目

1.实施“乡乡设所”工程。围绕提高邮政普遍服务水平,增强广大农村群众通信权益保障能力要求,完成5个空白乡镇邮政局所的补建工作,实现开办邮政业务的网点均具有邮政普遍服务标准所要求的邮政信函、包裹、印刷品、汇兑、收寄功能和党报党刊以及适合农村需要的物流配送功能。

2.实施深化村邮工程。大力推进集农资、邮政、通信、报刊和其他农村服务的综合性村邮站建设,设置8个村级邮件接收场所,有条件的村委会可在村级办公场所或村级综合服务站提供场地,并安排人员对邮件开展捎转服务,基本实现大部分农村“足不出村、尽享邮政”的通邮目标。

3.实施邮政网点改造工程。分期分批对农村邮政网点实施改造,力争全省电子化网点比例达到75%以上,所有普遍服务网点均开办法定普遍服务业务,并提高邮件全程时限准时率。

4.实施快递下乡工程。鼓励有条件的民营快递企业在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开设2个农村快递服务网点,逐步实现两个以上品牌快递企业服务延伸至乡镇(街道)。建立完善竞争机制,促进服务水平提升,为群众提供更优质、多选择的寄递服务。

5.保障农村邮政普遍服务网点运营。积极探索研究农村邮政普遍服务网点运营保障机制,企业加大投资,政府加大投入,通过适当开发公益性岗位和增加服务项目等方式,将国家投资转化为服务能力,尽快改变邮政农村网点规模较小、服务功能不全、服务水平较低的面貌。引导业务创新,尽早扭转邮政企业农村网点长期处于亏损的局面,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五)资金保障

到2017年,共需投入资金60万元。其中,5个空白乡镇邮政局所的补建资金,由国家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用于土建和装修,地方财政承担征地拆迁费用和建筑装修不足部分,邮政企业承担投入运营后所需的机具设备。5处农村邮政普遍服务网点改造、车辆及设备的更新,由政府和邮政集团按4:6的比例出资。在40%的政府出资当中,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财政性资金分别负担30%和10%。

二、电信

(一)基本情况

至2013年底,全县已实现“乡乡通宽带”和行政村“村村通电话”,已通电自然村通电话数达1021个(含移动CDMA3G信号覆盖),占已通电自然村总数的89%;行政村通宽带数达64个,占比达46%。但尚有近275个自然村未通电话,近74个行政村未通宽带,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

(二)主要任务

加快推进全省行政村“村村通宽带”和自然村“村村通电话”工程,提高乡村通信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提升乡村通信网络覆盖质量,做好农村通信基础设施的维护及信息服务提升工作。

(三)工作目标

1.2013—2015年。预计投资280万元,新增270个自然村通电话,新增70个行政村通宽带,实现99%以上自然村通电话和行政村通宽带。

2.2016—2017年。预计投资100万元,完成剩余未通电话自然村和未通宽带行政村建设任务,全面实现自然村“村村通电话”和行政村“村村通宽带”。

3.2018—2020年。完成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电话户户通”任务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电信业。

(四)重点项目

1.实施“自然村通电话”工程。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到2015年底前99%已通电的20户以上自然村基本通电话,加强工程协调管理和督促指导,督促承担“自然村通电话”项目任务的各通信运营企业加快推进自然村通电话工程,确保按时限完成目标任务。

2.实施“行政村通宽带”工程。到2015年底前,实现99%以上行政村通宽带。加强工程协调管理和督促指导,强化“村村通宽带”工程与教育部门“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有机结合,加快推进行政村通宽带工程,确保按时限完成目标任务。

3.实施“光进铜退”工程。根据当前网络发展现状,结合“光纤宽带、高速网络”项目,投资500余万元,加快光纤网络建设,全面提升网络质量。

(五)资金保障

到2017年,共需投入资金940万元。其中,“行政村通宽带”工程680万元,“自然村通电话”工程260万元。同时,县电信局积极争取上级信息部门支持,加大对行动计划建设项目和资金倾斜和扶持。

三、移动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3年底,关岭移动2G基站289个,3G基站61个,4G基站1个。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实现移动电话网络覆盖。其中,城区、乡镇、公路、景点、工矿企业、行政村通移动电话的网络覆盖率已达到了100%,自然村通移动电话的网络覆盖率也已达99%左右。县城主城区及其外扩区域的3G网络覆盖率已达到98%以上,13个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所在地3G网络覆盖率已达75%左右。

(二)建设发展目标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省、市的统一安排部署,2014年,县城主城区、所有乡镇(街道)实现4G网络全覆盖、2015年底前实现100%自然村通电话,2016年实现100%行政村通宽带的战略目标,切实有效地提升农村信息化服务。

1.2014年计划总投资2800余万元,主要用于移动通信基站网络、集团互联网(或传输类)专线、小区及个人宽带网络的建设,完成包括县城主城区及其相应外扩区域、所有乡镇(街道)79个以上4G基站的建设;实现10个以上“自然村通电话工程”2G基站网络建设;累计实现100个以上“行政村通宽带”工程的建设;完成新增2000余户个人宽带网的建设。到2014年底,实现“自然通电话”覆盖率达到99%以上,“行政村通宽带”覆盖率达到70%以上,主城区4G基站网络覆盖率达到90%以上,乡镇(街道)政府所在地4G基站网络覆盖率达到60%以上,个人宽带网络覆盖12000户以上的战略目标。

2.2015年计划总投资1500余万元,主要用于基础的移动通信基站网络、集团互联网(或传输类)专线、小区及个人宽带网络的建设,完成30个以上4G基站的建设;完成10个以上“自然村通电话工程”2G基站网络建设;累计完成130个以上“行政村通宽带”工程的建设;完成新增1000余户个人宽带网的建设。到2015年底,实现“自然通电话”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通宽带”覆盖率达到85%以上,主城区4G基站网络覆盖率达到95%以上,乡镇(街道)政府所在地4G基站网络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个人宽带网络覆盖13000户以上的战略目标。

3.2016年计划总投资1500余万元,继续用于基础的移动通信基站网络、集团互联网(或传输类)专线、小区及个人宽带网络的建设,完成40个以上4G基站的建设;完成全部“行政村通宽带”工程的建设;完成新增500余户个人宽带网的建设。到2016年底,实现“行政村通宽带”覆盖率达到100%,主城区4G基站网络覆盖率达到99%以上,乡镇(街道)所在地4G基站网络覆盖率达到90%以上,行政村4G基站网络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个人宽带网络覆盖13500户以上的战略目标。

4.2017年计划总投资1200余万元,继续用于基础的移动通信基站网络、集团互联网(或传输类)专线、小区及个人宽带网络的建设,完成60个以上4G基站的建设;完成新增500余户个人宽带网的建设。到2017年底,实现主城区4G基站网络覆盖率达到100%,乡镇(街道)所在地4G基站网络覆盖率达到95%以上,行政村4G基站网络覆盖率达到60%以上,个人宽带网络覆盖14000户以上的战略目标。

四.联通

(一)基本情况

2013年,关岭本地网3G网站点达到54站,2G网站点达到89站,全县100%的行政村实现语音覆盖;宽带端口达16多万个,宽带覆盖县城城区、主要乡镇及周边村寨,行政村覆盖率为5%左右。联通网络已较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通信需求。但网络能力离政府目标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村通覆盖率需要加大投资建设,提升网络能力。

(二)网络目标及建设计划

按照“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讯行动计划要求,关岭联通将在安顺市分公司的统筹安排下,加大建设力度与投入。2013年是小康讯行动的第一年,关岭联通在全县新增光缆500千米,新增基站23个,村通语音与无线宽带覆盖提升近20%;新增加宽带1万多线,覆盖能力提升近三分之一。2014年新增3G基站32个,进一步加快完成上关、花江、顶云和永宁等重点乡镇的3G连片覆盖;2015年99%以上的自然村通电话和行政村通宽带,让广大区域能享受高速的无线宽带、语音接入、光纤宽带业务;无线网基站逐年递增,并且投资趋向扶持农村地区,全部采用FTTH光纤宽带方式。2015至2017年,全面实现自然村通电话和行政村通宽带,主要加大宽带接入能力,采用无线加光纤组合方式,实现行政村全部通宽带。一方面继续保持端口逐年递增,另一方面调整覆盖目标,倾向农村区域,达到全覆盖。2017-2020年,全部实现户户通电话,村村通宽带战略目标。

(三)投资资金

为保证网络建设计划顺利开展,关岭联通2012年和2013年网络投资为1600万元;2014-2015年将在安顺联通分公司的统筹安排下,投入网络建设资金2000万元,主要投资方向为基础网、传输网、无线网和宽带网;2016-2020年,继续增加投资,保持与业务收入高增长模式,大力提升基础网络发展,有效提升无线网与宽带网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单位职责和任务,具体负责行动计划的实施、协调、督促、指导和考核等工作,及时解决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抓好监督考核。要按照省市制定的具体实施规划,对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工作措施,制定工作时间表,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有关部门要扎实做好各项工程的行业审查,加强对项目的招标、施工过程、质量监督、竣工验收、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督管理,控制好工程造价。县目标办要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工作不力、影响项目推进的乡镇将给予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三)营造良好环境。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协调配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项目前期和施工环境治理工作,共同营造稳定、和谐的工作环境。各级各部门要抓好政策落实,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和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营造有利于行动计划实施的社会环境。新闻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行动计划实施先进典型、经验做法、执行效果等,营造良好氛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