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自治县司法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字体:

2021年,在省市业务部门指导、县委、政府领导关心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月,龙潭街道落叶新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月,关索街道文化社区、花江镇富康社区、断桥镇德新村、断桥镇后寨村被贵州省司法厅、贵州省民政厅、贵州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第六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8月,我局获得安顺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2018-2020年)优秀单位;10月,我局关索司法所司法部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决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良法善治护航全面依法治县。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新时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我们推进新时代法治关岭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局高度重视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学习,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垂范,专题学习了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纪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贵州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等重点法律法规和规章,提高履职能力。二是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和《贵州省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统筹推进依法治县、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专题培训,加强执法人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及相关部门法的学习,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工作能力和法治化工作水平

()坚持科学规范行政立法,提升法治保障水平。一是建立完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制度,明确全县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法律程序,严格按照贵州省192号令对县人民政府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今年以来共备案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3件。强化执法监督,通过查看执法卷宗、实地调研等方式全面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专项监督公布行政执法监督举报方式,强化全民监督,防止执法不公、惩治执法腐败。截至目前暂未收到相关投诉。

()坚持公正文明执法,完善依法行政体系。一是牵头展行政执法证申换领工作截至2021年12月,我县93人已通过审核并领取新证件,182人已通过审核;二是牵头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行实施工作,结合公安、市场监管、教育、民政、医保等部门实际共梳理26条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向社会公布。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推行情况督导检查,为下步工找准方向和重点。三是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全力推进“两降一升”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全面贯彻落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部署,印发《关岭自治县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四是深入推进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建立健全以内部法律顾问为主体外部法律顾问为补充的法律顾问队伍。目前全县党政机关法律顾问49名,其中内部法律顾问6名,选聘外部法律顾问43名,外聘律师事务所8家加大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力度,把法律顾问参与决策过程、提出法律意见作为依法决策的重要程序。今年共审查法律事务及合同协议160余件,出具法律意见书150余份。

()坚持严格规范刑罚执行,提升司法公信力。一是强化工作职能,把好安全稳定严格落实监督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分析研判会议,落实好重点人员管控、重要节假“零报告”制度,确保全县社区矫正安全稳定。二是强化监督管理,规范刑罚执行。与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对13个司法所社区矫正档案进行交叉评查,进一步促进社区矫正档案规范管理,规范执法活动。三是着力开展刑罚执行一体化。9月与安顺监狱联合开展刑罚执行一体化警示教育活动,实现监地畅通合作和无缝衔接。建成远程视频会见系统9套,方便监狱服刑人员与家属远程视频会见,搭建心灵桥梁。一年来接待服刑人员家属远程会见144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打造1中心,13站,154室三级实体平台,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聘请“一村一居”法律顾问,培养“法律明白人”。建立“县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援助联络点”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二是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大力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扫黑除恶等专题法治宣传学习活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纳入中青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等课程。聘请96名同志兼任我县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今年共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00余场次,共发放宣传资料25000余份,通过网络平台转发宣传信息429篇。组织全县各部门和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共计867人参加民法典“线上”专家集中授课。遴选县级民法典宣讲团成员13名,开展“线下”定向指导20场次,受教育人数900余人。三是加强法治乡村建设。配合乡镇对村(社区)村规民约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并提出修改建议,协助指导各村(社区)依法按程序对村(社区)规民约进行修订,全面提升乡村依法治理水平,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工作及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法治基础。四是大力开展人民调解培训,组建专业化调解队伍。建立健全调解网络体系,全县建立各级调解组织183个,其中乡级调解组织13个,村级调解组织154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16个,初步形成以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导,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基础,行业性调解委员会为补充的新时期调解组织网络,基本实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

()坚持锤炼干部队伍,党建护航法治政府建设一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制定“四个一”主题活动方案,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使全体干部职工学深、学透,进一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集中学习16次、“夜学诵经典”12次,观看党史专题报告2次,党史专题学习研讨10次。二是扎实开展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教育整顿。按照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三个环节”工作要求,制定《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干部培训教育制度》,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派出走访人员547人(次)、走访群众833户、解决群众困难325件,收集问题建议6件、解决问题6件。推出便民利民措施两批10条,开展受理预约法律援助申请5起,开启绿色通道为特殊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指派15件,为群众提供“当天办”法律援助服务5件。三是扎实开展作风整顿月行动。制定作风教育整顿专题学习计划,组织开展学习研讨,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签订《作风建设承诺书》,召开作风教育整顿专题会,拟定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时限,真正将作风教育整顿安排部署落到实处。

二、存在问题

一年来,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法律服务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不高,法律服务人才匮乏,发展后劲不足。部分单位对法治县、依法行政工作重视不够,认为依法行政是县政府或者牵头部门的事情,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不平衡。

三、2022年工作打算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二)强力推进“两降一升”。严格落实“两降一升”工作要求,确保全县行政复议行政机关被纠错率、行政诉讼行政机关败诉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行政诉讼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

()继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持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多种形式多举措谋划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全力抓好法律服务、人民调解、行政执法监督等本职工作,着眼法治难题大胆探索尝试,着力节点打通、难点突破,推动法治创新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机统一。

(四)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多层次、常态化开展干部队伍思想信念教育,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致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司法行政工作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