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大桥村驻村第一书记陈阳:用心用情驻村 脚踏实地做事
2023年5月,受组织的委派,关岭自治县人大办干部陈阳来到了关索街道大桥村,成为驻村第一书记。一年多来,陈阳用脚步丈量了大桥村的每一寸土地,也将激情和汗水挥洒在这片热土。
临出发前,单位主要领导对陈阳反复强调:“要搞明白驻村干什么的问题”。于是,“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干好”,便成了陈阳日夜思考的问题。一年过去,对于这三个问题,陈阳用实践给出了答案。
陈阳走访农户
为了真实地了解村情民意,陈阳的足迹遍布了群众家中、田间地头和村寨院坝。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调研,他走访了农户648人,撰写了《大桥村村情调研报告》,梳理出群众希望解决的共性问题3个,个性问题6个,制定工作计划和措施,为后续开展驻村工作理清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和重点举措。
写好调研报告为陈阳驻村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但陈阳深知,要解决实际问题仍需下更大的功夫,做更多的工作。他强化村党支部带头人队伍建设,高标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做好后备力量储备。帮助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组织生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作为党支部工作的首要任务和第一议题,增强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团结干事打下坚实基础。
陈阳帮助群众收玉米
他还着力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在大桥村靛钢组污水治理项目施工过程中,因群众意见分歧大,部分项目迟迟无法落地。陈阳及时召集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两委”连续几天在施工现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做群众思想工作,多次开会达成共识。最终,收集群众意见建议7条,不仅让30万元项目资金依法依规落地,也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为大桥群众增收1.98万余元。现在大桥村有事商量着干、听群众意见已经成为干事工作的常态。
群众满不满意,取决于群众有没有得到实惠。在陈阳的带领下,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帮助群众协调资金48.1857万元,修缮大树组、窝子组、纳令田组通组道路并安装护栏;争取上级资金94万元修建大桥村中药材产业路;申请2023、2024年度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10万元巩固完善村基础设施,安装太阳能路灯41盏;与村“两委”、联户长等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矛盾纠纷隐患排查等家庭走访和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56余次。一年多来,大桥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民生社情得到极大改善,群众生活更加安心。
点点滴滴的大事小事,让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换来了群众真心实意的认可和满意。现在,只要走在村里,他们都会热情地招呼干部们到家里坐坐,有什么困难都会主动来找村委,有些群众一见到他们就竖起大拇指。
“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这是陈阳驻村一年多来的真实感受。“我最大的收获是:扎根基层,修心养性。只有经过了思想淬炼、工作历练、环境磨炼和实践锻炼,才是真正经了风雨、见了世面、壮了筋骨、长了才干,才能更好地书写基层‘答卷’”。
(关岭自治县人大办 罗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