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自治县以“四化”举措筑牢船舶 污染防治与渔业安全双防线

日期:2025-08-26 15:02

来源:关岭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0次

字号: [ ]

[打印]

[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关岭自治县聚焦水上船舶活动治理,以系统思维引领管理创新,通过“四化”举措构建船舶污染精准防控体系,同步强化非法捕捞打击与渔业船舶安全监管,实现河湖生态保护与生产安全保障协同增效。

船舶整顿治理柔性化,凝聚共治共识。我县变“强制执法”为“主动服务”,通过上门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与120余名船舶业主面对面沟通,深入解读环保法规政策,让业主深刻认识污染防治重要性。对轻微违规行为坚持教育劝导为主,协助制定整改方案并提供技术指导,避免“一刀切”执法,有效减少业主抵触情绪,推动从“被动整改”向“主动配合”转变。

污染防控措施常态化,守住源头底线。建立船舶污染定期排查机制,组织执法与技术人员开展100余次专项检查,重点核查船舶垃圾存储、污水排放、油污处理等设施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正常投用。同时督促业主落实日常保洁制度,规范设置分类垃圾收集箱、配备油污分离器等设备,从源头切断污染物入河路径。

监管手段智能化,提升防控效能。在79艘船舶上安装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依托贵州省渔业船舶监管平台实现对船舶航行轨迹、停靠区域的动态监测,精准捕捉违规排污等污染行为。智能化监管不仅提高了执法效率,更降低了人工巡查成本,让船舶污染行为无所遁形。

共治参与体系社会化,拓宽监督维度。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船舶污染监督,组建专业巡查队伍开展常态化检查与环保宣传。通过网络推送、发放宣传单200余份等方式,广泛普及船舶污染危害及防治知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监督举报,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多元共治格局。

在强化污染防治的同时,关岭自治县对非法捕捞保持“零容忍”态度,常态化开展渔业船舶使用情况检查,从严排查安全隐患,切实筑牢渔业生产安全底线,推动生态保护与安全生产在水上治理中同频共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