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义:二十载深耕教育路 以初心与实干点亮关岭学子梦想

日期:2025-09-08 17:40

来源:安顺市电视台   关岭融媒

浏览量:0次

字号: [ ]

[打印]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在关岭自治县的教育版图上,有一位深耕教育领域多年的“领航者”,他从数学课堂的三尺讲台起步,凭借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与执着,从教师到学校管理者,从市级骨干教师到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理事,二十载教育生涯里,他始终以“扎根一线”的坚守践行初心,以“育见未来”的担当深耕育人,一步步成长为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他就是现任关岭自治县实验学校校长——李成义。

在关岭自治县实验学校的教室里,李成义校长坐在后排空位,目光追随着授课的老师,手中的笔随着授课节奏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录。课后,他走到讲台旁,指尖在黑板上轻轻滑动,指向几处重点标注的地方。他语气温和地交流,时而抬手比划课堂流程,时而停顿让王老师思考,分享自己的观察。

“在教育教学方面,我经常深入到一线,参与他们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的开展,聆听老师的讲课和课下交流等,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李成义说道。

“作为学校负责人,他深知办好学校的责任之重,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将责任扛在肩上,团结带领学校领导班子全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该校教务主任助理何敏评价道。

在教育理念上,李成义校长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他带领团队将当地“顶云经验”融入校园文化,以“敢闯敢试、勇于担当”的精神为指引,开设艺术、科创、劳动等特色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收获更多成长。

“在我们眼里,校长特别接地气,每天在校门口笑着跟我们打招呼,我们提牛奶、教室换灯等小事他都放在心上,考试后还会用自己的经历安慰低落的我们,有这样懂学生的校长,我们感到特别踏实。”该校五年级三班学生陈芷陌说道。

从“优秀教师”到“优秀校长”,从市级骨干教师到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理事成员,每一个头衔的背后,都是他扎根一线教育、践行育人使命的生动实践。“教育不是‘育分’,而是‘育人’。”这是李成义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的教育理念里,“立德树人”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融入校园文化的肌理、落实到课程体系的每一个环节。

“在学生培养方面,学校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外,我们通过构建云创+教育课程体系,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达到三育目标,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培养学生的五个品质、十个素养、十五个能力,让孩子全面发展。”李成义介绍道。

从清晨的校园安全巡查,到课间的课堂随访,再到课后与教师细磨教学细节,李成义的一天始终围绕“教学”与“师生”展开。李成义校长的每一天,都浸润在关岭自治县实验学校的日常里。他始终扎根一线,把“课堂”当作管理的核心阵地。他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是对课堂质量的较真;拍在教师肩上的鼓励,是对团队成长的期许;走向下一间教室的背影,更是对“以生为本”教育初心的践行。

“从教二十年以来,特别是看到俏皮的孩子,我心里面就有个想法,因为他们跟我小的时候一个样。我们教育一个孩子,是影响他的后代,影响几代人。所以我常常跟我们的老师在一起交流的时候,经常都说,我们育一个孩子育的是几代人,不是一个人。因此我们务必把他们教育好了,也就为我们国家育才了,达到我们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了。”李成义说道。

如今的关岭自治县实验学校,优质课堂在打磨中愈发鲜活,教师队伍在引领下日益精进,孩子们的笑脸在多元培养中更加灿烂。而李成义仍在前行——他正带领团队推进“智慧校园”建设,计划引入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他仍坚持每周听课,笔记本上的批注又添了新的内容。关岭自治县实验学校正以教育为帆,以深耕细作的态度为桨,载着孩子们的梦想,朝着“全县一流创新型生态学校”的目标,稳稳驶向更远的未来,为关岭的教育画卷添上一笔又一笔温暖而厚重的色彩。而这篇章里的每一笔,都映照着学子们的梦想,也承载着一座县城的教育未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