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关岭鱼龙的自述:来了一位“横竖第一”的新邻居
我来自2.2亿年前,是关岭古生物群中的一员……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才逐渐进入人类视野。
1999年至2000年,我有了自己的名字。贵州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贵州省科学院对这片区域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展开了系统研究,命名了黄氏新中国龙、朱氏瓦窑龙、美丽瓦窑龙、孙氏新铺龙、小型龟龙、邓氏贵州鱼龙、梁氏关岭龙、蔡胡氏典型鱼龙等多个物种。

鱼龙化石
2006年9月,我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正式揭牌开园。从那一天起,我和伙伴们不再沉睡于黑暗,而是向世界诉说远古海洋如何演变成今天的云贵高原。人们叫我“关岭鱼龙”。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2022年1月18日,一声爆破惊醒山谷。
听说在距离我四十多公里的花江峡谷,即将迎来一位新邻居——花江峡谷大桥。他和我一样,坐落在这片全球三叠纪研究的热土上,这里是全球古生物学家向往之地。
他是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过去,沿岸村民乘车过花江大峡谷需一两个小时,大桥通车后,这段路程将缩短至短短90秒,这可太方便了!
他的设计建设团队实力非凡,承接了贵州平罗高速、瓮开高速、六安高速等百余座特殊桥梁的设计与建造。更令人骄傲的是,我们都属于世界级旅游资源,他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桥旅融合”的使命——极限运动、商业服务、景观设施等多功能板块系统布局,让这座桥不止是桥。

历经三年紧张施工,2025年1月17日14时30分,他顺利合龙。
他可厉害了,全长2890米,主跨1420米,桥面高出水面625米——横向跨度与纵向高度,都是世界第一。今年8月25日,96辆重卡、总重超3300吨稳稳压过桥面,他岿然不动。“全身体检”顺利通过,通车进入倒计时。
完工后的他,花样更多。夜幕降临,一场“世界第一水幕灯光秀”在此上演;桥面上不仅能行车,还可无绳蹦极、高空荡绳、竞速奔跑。
虽然尚未正式通车,但已有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周边村民借此卖起特产、开办民宿、吃上“旅游饭”,生活焕然一新。
他带来的“喜事”可不止这些,周边还规划了研学基地、飞行基地、桥塔酒店等。以后,游客既可以研学,也可以打着“飞的”一睹他的雄伟壮丽。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被写进了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加快建设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景区,推动文旅、农旅、体旅、桥旅等融合发展”。
在全省奋力打造“多彩贵州”文旅品牌、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征程中,以后你们可以来看看他,也看看我,我与这位“新邻居”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