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也是加强社会保险制度建设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探索建立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使我县的社会保险制度更加完善、管理更加高效、运行更加稳健,现将我县“十三五”以来工作完成情况及“十四五”发展思路报告如下:
一、“十三五”总结情况
(一)就业创业工作
1. 2016年以来,我局积极转变政府职能,通过放开政策、强化管理、主动服务,做好创业就业工作,累计完成了城镇新增就业2.458万人(2016年5020人,2017年5156人,2018年5620人,2019年6070人,2020年截至目前2714人);新增创业户2478户(2016年549户,2017年556户,2018年536人,2019年647人,2020年截至目前190户);创业带动就业7994人(2016年1552人,2017年1553人,2018年1512人,2019年2479人,2020年截至目前898人);组织开展技能培训22708人(2016年2044人,2017年5468人,2018年7600人,2019年6104人,2020年截至目前1492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养牛合作社、“村社一体”合作社、个体创业户等805户,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867.68万元,为实现创业的1520户创业户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58.05万元。
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458万人,新增创业户2478户,创业带动就业7994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2万人。
3.建成县级人力资源市场1个,在139个行政村、14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建立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社保服务中心(站),零距离为广大农民工及求职人员提供就业创业服务。2011年以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1317万人,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17.5038人次,每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市局下发目标任务4.2%以内。
4.申报创业之星2人(周艳、罗小巧被评为2017年省级创业之星),2019年创建1个省级先进就业扶贫基地和1个省级先进就业扶贫车间。
(二)社保工作
1.社会保险取得长足的发展。一是参保人数稳步增长,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5233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8.0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0800人,参保率为95%。二是社保基金征收金额再创新高,征缴职工养老保险金72822万元,失业保险金2169万元,工伤保险金1657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4343万元。三是待遇支付准确及时,支付职工养老金69568万元,失业保险金47.8万元,城乡居民养老金14344万元,工伤保险费1778万元,各项待遇支付无一拖欠,确保全部足额支付。
2.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随着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由最初的国有、集体企业职工扩展到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等各类人群参加的养老保险,让更多人享受养老保障。
3.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逐步提高。根据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关于2018年提高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通知》(黔人社发〔2018〕31号)文件精神,我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70元提高到93元(其中:中央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为18元,从每人每月70元提高到88元,我省在88元的基本上再提高5元),及时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位城乡居民手中。提高标准后我县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月发放375.09万元,比原每月发放的268.44万元多106.65万元,惠及全县38623位城乡居民,使城乡居民特别是贫困人员家庭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助推我县脱贫攻坚工作。
4.降费减负政策稳步实施。根据省、市工作部署,认真执行降低企业社会保险费率相关政策。从2016年7月起我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20%降至19%,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1.5%降至1%。2017年5月1日起又将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1%降至0.7%,2019年5月1日起又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19%降至16%,降费减负政策实施后,我县社会保险费每月比原来少征
208.38万元,切实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减轻了缴费单位的负担。
二、“十四五”发展思路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切实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牢牢把握人社工作服务人民这个初心,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实际,统筹确定未来五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一)就业创业规划
通过采取促进就业创业一系列措施,确保“十四五”时期各类就业创业目标实现:累计建设正常运行扶贫车间30个以上,累计带动就业在2000人以上;累计实现新增创业户3000户以上,累计带动就业7000人以上,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00万元支持335户农民工创业。城镇新增就业达到28000人以上。确保有劳动力易地搬迁户实现一户一人长期稳定就业。一是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推动返入乡创业工作的意见》,利用我县闲置学校、政府办公楼、流转荒山等以及新建标准化厂房等,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创业服务,加强创业保障。二是对于创业且创办企业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可享受金融支持、税费减免、各类补贴等优惠政策的企业,及时进行扶持。三是创新培训机制,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和企业经营管理等创业培训,提升创业人员创业能力。四是强化对县内外就业人员培训,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由务工地采取“就业+培训”模式,对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五是对于两后生,由所在学校强化宣传教育引导,进一步转变两后生就业观念,确保两后生就读技工学校、中职学校或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后才推荐就业。六是将各类支持贫困户和易地搬迁户就业各类优惠政策实行普惠政策,在享受时间上缩短,确保一般户在各类企业单位就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二)社会保险规划
1.强化社保政策宣传,营造和谐的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环境。加强协调,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为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加强对社会保险政策法规宣传,提高用人单位、广大职工及群众的社会保险意识,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赢得百姓的关注,为社会保险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建立基本完备的社会保险体系,确保参保群众应保尽保。一是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将城镇各类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到“十四五”末,力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4万人,养老保险关系接续率达100%。二是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督促各单位依法依法参保缴费,以广覆盖、保增长为奋斗目标,确保惠民政策真正发挥惠民功能。
3.强化队伍建设,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干部队伍的建设、改变干部管理模式,在科学设岗、定岗、定编、定责基础上实施岗位管理。健全竞争机制,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体制,进一步完善扩面征缴激励机制,将工资、奖金与岗位职责、实际贡献直接挂钩。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积极组织职工参加省市业务政策学习培训,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政策、业务等综合素质。同时,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和办事指南,力争做到实现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的服务目标。
(三)人事人才规划
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做大做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到“十四五”期末,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4000人。
2.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努力形成符合事业单位特点、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人事管理制度。
3.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企业、事业单位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更加健全。事业单位工资结构更加优化。工资收入稳步提高,工资收入分配秩序更加规范、差距逐步缩小。
(四)劳动维权规划
劳动关系工作体制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矛盾调处机制更加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进一步提升,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到“十四五”期末,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达到60%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0%以上,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到90%以上。
关岭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年6月2日